首页
Home
公司简介
Nav
食材集采
Nav
新闻动态
Nav
联系我们
Nav
火了7年的黑鱼片,行业梯队已形成!今年产量或达峰,现养殖户卖鱼如割肉,2023产业发展趋势如何?
发表时间:2023-04-12 09:28
来源:海鲜指南
| 01
疫情期间,黑鱼连续三年产量飞速增长!2022-2023珠三角养殖规模约为50~55万吨!现加工端更为成熟、行业梯队已出现!
黑鱼,在中国不同区域存在不同叫法,在华东、华北称乌鱼,湖南称黑鱼,湖北叫财鱼,广东是叫生鱼,而在西南是叫乌棒。
就全国而言,养殖最为广泛的品种是杂交生鱼(
乌斑杂交鳢)
,杂交生鱼是由乌鳢的父本和斑鳢的母本杂交而得的。
为什么会有杂交生鱼?
从品种特性来讲,乌鳢和斑鳢在生长特性上有一定的缺陷,而杂交后的乌斑杂交鳢可有效结合二者的优点,具有
长势快、个头大、抗病性强、易饲料喂养、易规模化养殖
等特点。
而这样一个规模化养殖成功且优质的品种,得以进到加工端及成为更广泛的鱼肉食材,与近年酸菜鱼在中国市场的火爆离不开关系。
先前,酸菜鱼还只是正餐里面的一道菜,但2010年后,酸菜鱼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大单品,风靡餐饮市场。
2014年至2021年,酸菜鱼餐饮市场规模的增速明显 ,每年复合增长超30%,主要以巴沙鱼、黑鱼、加州鲈为鱼片原料。
黑鱼(生鱼)养殖在珠三角发展迅猛,产量占全国比重超70%。
2013年至2017年,珠三角地区黑鱼养殖产量约为25~30万吨;2018年至2021年为35~40万吨;
2022年至2023年为50~55万吨
。
从消费与供应两个维度分析黑鱼上游养殖行情的话,2017年至2018年,黑鱼酸菜鱼爆发增长,主要以黑鱼活鱼现杀形式呈现;因2017年产量相对较低,而需求旺盛,塘头价格则波动上行。
消费市场的热烈反馈鼓舞了养殖端的信心,养殖端同步于2017年快速组织生产,加大投苗量。也因此,2018年开始逐步转为供大于求的市场行情,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,塘头持续跌价。塘头的价格下调,给了加工端机会,间接培育了免浆黑鱼片的加工发展。
2019年至2022年,由于酸菜鱼赛道的持续火热、疫情对进口冷冻食品的管控,活鱼现杀模式发展停滞,使得免浆黑鱼片的发展进入快车道。
同时,黑鱼前端生产的逐步恢复,就形成了疫情期间长达三年的黑鱼供应、消费市场同步增长的现象。
从加工端回溯产业发展,
2015年至2017年
,黑鱼的加工发展处于萌芽阶段,鱼柳及鱼片产品开始在市场出现;
2017年至2022年
,供应B端市场的黑鱼加工品快速发展,且由于疫情期间运输、消费等原因,活鱼发展较为平缓,冻品发展进入快车道,流通市场及餐饮对黑鱼片的认知与接受不断提高;
2021年至2022年
,
面向C端的加工品紧随进入快速发展期,尤其是预制菜产品,同时,产业更为成熟,加工厂梯队形成。
| 02
2023年黑鱼供应量或达顶峰,未来亟待产品及消费场景创新以拓展增量
对于黑鱼产业的发展展望,我们从消费、供应及加工三大维度来考虑。
第一,黑鱼消费将持续增长。在后疫情时代,我们认为黑鱼消费市场将呈现
B端消费提振,C端消费发展
的趋势。第二,供应端,因2018年至2022年连续5年的产量增长,2023年黑鱼供应量或将达到顶峰。第三,2023年黑鱼加工品将会更加成熟与更具竞争力。
从整体上,我们看好黑鱼未来的发展,但同时,也有担忧存在。
首先,黑鱼的消费亟需创新。酸菜鱼,虽然当前在B、C两端仍具有发展空间,但在未来需创新产品及应用场景,保持市场持续发展。其次,黑鱼食材供应链安全,需要供应链各环节高度协同,以构建各环节都专业化的全产业链。最后,食品安全底线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,
严格的原料鱼品控,我们认为是未来黑鱼加工乃至整个水产加工板块发展的根基所在。
上一篇
2022年中国海产品进口额超过2019年,虾蟹类市场大幅增长
下一篇
熊大爷创始人刘俊雄:3年从0到600家的逆势进化论
文章分类:
行业资讯
分享到:
深圳市海实利食品商贸有限公司
首页
公司简介
食材集采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全国服务热线:400-033-6288 总部地址:
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深盐路2094号海智云谷A座6楼
粤ICP备17120518号-1